上海医务人员在日喀则当地为孩子们筛查。 上海市儿童医院供图
当下,“格桑花之爱”项目已经成为上海卫生援藏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1日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从2013年起至今的十年间,超过1万名西藏地区儿童接受了DDH(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67批次患儿在上海接受矫治手术。到目前为止,爱心手术例数突破600例;术后最长随访时间超过3年,年龄最大者已14岁,患儿术后均获得良好功能,回归正常生活。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指一系列髋臼和股骨近端畸形以及头臼相互关系异常的疾患,包含发育不良、半脱位及全脱位,是小儿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致残率高。
1日,上海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和副主任虞涛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看望慰问来自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的12名“格桑花之爱”DDH患儿及家属,并详细了解该项目的开展情况。
据悉,今年“五一”期间,上海市儿童医院援藏医疗队员赴西藏一市四县(日喀则市、江孜县、萨迦县、拉孜县、定日县)进行为期5天的义诊筛查。此次来沪手术的定日县12名患儿,正是当时上海医务人员义诊时诊断急需手术的DDH患儿。
据了解,为了提升当地的DDH诊疗水平,上海医疗队培训并带教西藏地区社区医护人员筛查和诊断患儿,成立西藏自治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中心,并开展“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和诊治”培训班。
“格桑花之爱”项目还帮助建立起西藏日喀则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先髋“三级预防”诊疗策略并应用推广,同时协调安排大龄、重症、晚期的先髋患儿顺利转诊至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截骨根治术。患儿治愈率明显提升,致残率明显下降。
医院方面表示,目前,DDH筛查相关工作已经辐射至云南、贵州、青海等边远地区。未来,希望以先髋筛查为样例,搭建唇腭裂、听力缺陷、小耳畸形等更多先天性疾病筛查网络,进一步提升基层诊疗能力,让“格桑花之爱”盛开到更多土地上。
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布局如何进一步优化?“组团式援藏专家的选派专业侧重和精准度如何提高?”……这些都是当前进一步提高医疗对口帮扶成效、增进民生福祉中的淤点、堵点、难点。“我们坚持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抓手,在提升受援地基层服务能力上出‘硬招实招’。”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虞涛表示。
虞涛表示,在与上海援派医疗队员交流、走访对口支援单位调研时发现:受援地基层医务人员队伍能力建设薄弱是制约受援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持续整改。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调研中,虞涛与援藏队员进行视频连线,并了解到:目前在“组团式”援藏专家的选派上,一定程度还存在上海援藏专家与当地医院岗位需求存在专业匹配度不够精准的问题。虞涛要求,在今年编制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需求计划时,要把相关需求列入选派计划。
记者了解到,虞涛要求充分发挥上海白玉兰信息系统远程会诊、培训的作用,加大远程会诊培训力度:建立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与上海支援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建立远程会诊通道;在新疆喀什方向根据需求优化远程医疗结构,增加专病病例讨论、远程查房、远程课程培训。
虞涛认为,上海援派的专家团队要按照“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机制培养当地医疗骨干,“带土移植”新技术,要深入当地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带教医务人员,充分发挥医联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在采访中,虞涛指出,上海医疗对口帮扶工作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受援地基层服务能力水平。 (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