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9日上午,浦东新区举行医产融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加强医疗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双业融合”。会议集中发布了“浦东新区医产融合创新策源平台”“浦东新区临床研究与应用联盟”“强化医产融合政策‘八条’”“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试点”“浦东新区创新药械产品和重点工业企业产品推荐目录”等一系列医产融合创新项目,将推动院校、医院、企业在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转化、应用等领域开展更广泛深入合作,打通医学科技创新链条,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朱芝松,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区委副书记单少军,市卫健委副主任胡鸿毅,市药监局局长徐徕,副区长吴强、吕雪城,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延斌,市科委二级巡视员曹宏明等出席发布会。会议由副区长张娣芳主持。
浦东新区此次多部门合作推出的一系列医产融合“组合拳”,旨在助力浦东新区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引领带动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参与全球生命科技竞争的策源地、“全球新”产品持续涌现的原创地。
由区卫健委开发建设的“浦东新区医产融合创新策源平台”兼具需求对接和服务功能,将帮助医疗机构、研究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在资源、信息、项目等方面实现精准、高效对接,加速临床研究、转化,推动创新药械产品优先、快速入院使用。由区各委办局、科研院校、医疗机构、企业组成的“浦东新区临床研究与应用联盟”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医疗与产业间沟通交流,建立医产融合的共商共建机制,研究探讨医产融合重点、热点问题,为完善医产融合相关政策提供专业建议,并协助联盟成员单位进行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产品推广等业务对接。强化医产融合政策“八条”则将从提升基础研究能级、促进医产联合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临床应用风险分担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
位于浦东新区的肿瘤医院(东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入围全国首批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点医院,将探索建立以满足临床急需、保护患者权益为核心,以遵循科学、规范、公开为原则的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管理模式,形成可复制的管理路径和具体要求,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关制度奠定基础。
和记黄埔的索凡替尼等29家企业的45个产品入围第一批创新药械产品推荐目录,纳入目录的产品,区属医疗机构将限时入院并优先使用。罗氏制药的玛巴洛沙韦片等12家企业的18个产品入围第一批重点工业企业产品推荐目录,纳入目录的产品,区属医疗机构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两个目录的推出是浦东新区向后加速“临床应用一公里”迈出的重要一步,将通过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械产品优先快速应用机制,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让更多的新药好药满足临床需求,造福广大患者。
发布会上,东方医院与君实生物,第七人民医院与上海创新中药转化联盟,浦东医院与优替济生,公利医院和上海理工大学与微创医疗,仁济医院与复星医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天泽云泰在研发及转化领域分别签署合作协议。东方医院、第七人民医院、浦东医院、公利医院、新区人民医院、周浦医院、浦南医院等7家区属综合医院与复星凯特、药明巨诺、瑞柯恩激光、勃林格殷格翰在产品临床应用领域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来源:浦东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