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4日讯“每生产1吨重的热轧钢,从材料到生产再到出厂,一共会产生2吨左右的碳排放,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高炉炼钢和烧结,应该重点从这些环节进行降碳优化。”6月16日下午,在卓尔长江青年城A1栋大楼内,一群年轻人正在完善国内首款碳数据量化云计算产品。
易碳研发人员正在屏幕上进行碳计算。
什么是碳排放?例如在钢铁行业中,铁矿石、生铁、钢……不仅要经历一路高温“烤”验,还需经过上千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原辅材料生产和能源的消耗都可能产生碳排放,这些排放量都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过程,核算到出厂的钢板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落户在卓尔长江青年城的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碳数科”)研发的“积木LCA云”国产工业软件可自动建立碳核算模型,方便快捷地录入生产数据,一键生成碳足迹报告,帮助工厂“查漏补缺”,分析排放源和关键排放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良工艺,减少碳排放。
碳排放主要分为组织碳和产品碳。组织碳是指企业投资或管理边界范围内的直接和间接的碳排放量;产品碳包括从自然原料开采和加工到零部件的生产组装,直到产品出厂,甚至废弃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企业的组织碳排放由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我国已经发布了24个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指南,通过招标委托第三方进行核查。在使用易碳数科的产品前,企业需要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核算,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往往不核算产品碳。
“我们主要做的是碳数据量化。具体怎样评估一个区域或企业有没有‘达峰’、有没有‘中和’,就需要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支撑。”易碳数科副总裁、武汉子公司总经理杜林涛告诉记者,目前“积木LCA云”已覆盖钢铁生态圈上下游企业20余家,助力全国六分之一的钢铁市场相关产品进行碳排放量化,并成为首个被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互认平台认可的中国工具。
去年12月,易碳数科在武汉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其上海总部研发的核心技术将在这里转化成产品。
不到一年时间,这家从上海来的初创企业从四五人的“背包客”成长为20多人的团队。青年城不仅为他们提供扶持资金,还配套建设了员工公寓,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八成,并帮忙联系碳核算、碳交易的相关企业,共同成立了双碳产业创新中心。
“双碳”目标不仅是钢铁行业的难点,更普遍存在于其他制造业。在青年城的积极配合下,易碳数科与同在黄陂区的湖北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总部达成合作意向,开始向纺织业进军。
“从面辅料的生产和采购开始,经过设计、加工制成成衣,最后由销售网络送到消费者手中,全产业链资源华纺链都有所涉及。”杜林涛表示,希望在纺织业再创一个“积木LCA云”。
针对新行业研发新软件,构建背景数据库是前期工作的最大难点。“数据越用越多,算法越用越成熟,建设数据库需要各领域行家里手的共同参与。”杜林涛说,“青年城也在出力,帮助我们联系武汉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眼下,企业正通过与华纺链合作,着手搭建纺织业数据库。
2021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启上线交易,采用“双城”模式,上海为交易中心,武汉为注册登记结算中心。青年城投资集团副总裁吴兴竹说:“我们将以易碳为代表企业,未来培养1—3家‘双碳’产业领军企业,吸引外部产业资源来武汉协同发展,增强新旧动能转换。”
(长江日报记者雷心蕊 吴秋娜 通讯员胡晓玲)
【编辑:王戎飞】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