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的玻璃窗、色调淡雅的桌椅、壁柜里的艺术品摆件、琳琅满目的菜肴……日前,经过数月升级改造,位于虹口区水电路120号第一市民驿站一楼的花园社区食堂“焕然一新”,正式开门营业。
2007年,这里作为上海市最早的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开业。16年来,它从开始的为老助餐逐步转向服务全人群,并广为周边居民熟知。“全新亮相”后的社区食堂不仅更加明亮宽敞,可容纳100余人同时就餐,也采用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食堂目前共有500种菜式,每日提供约15个早餐菜品、20多个午餐和晚餐菜品,基本每天不重样。
居民共商共议食堂改造
(相关资料图)
11时,75岁的华阿婆熟门熟路地来到社区食堂。一进门就感叹:“哟,这里越来越舒服了!”华阿姨是一位住在广中路街道的孤老,一直光顾花园社区食堂。她买了炒鳝丝、红烧划水、荷塘小炒,一共37元,一边吃一边告诉记者:“吃不下的打包带走,这样我中饭、晚饭都解决了。”
广中路街道副主任张俐介绍,社区食堂的升级改造,来源于居民共商共议——街道依托花园街区党建平台,广泛了解周边社区居民和园区楼宇企业白领的需求;社区食堂的设计完善听取了花园路街区治理委员会委员代表、社区能人达人的意见建议,并邀请其共同参与方案设计,从群众的角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比如,功能设置上,考虑到前来就餐人群以老年人居多,上下楼不便,社区食堂将原先的二楼就餐区域调整至一楼,并在地面铺设防滑地胶,让顾客行走更加安全。同时,为满足残疾人用餐需求,食堂特别设置残疾人用餐专用桌,打造适老化无障碍厕所。另外,针对许多群众提出的活动需求,食堂二楼单独开辟了烘焙区域,用于在非高峰就餐时段开展厨艺教学、老年健康餐制作、西点烘焙等特色活动,丰富居民、白领的日常生活。
除了空间设计方面的改造外,智能化数字设备的运用是本次社区食堂更新升级的又一大亮点。在前期调研中,不少居民向街道反映,食堂菜品虽然丰富,但价位、种类不一,给他们带来了“选择困难”;同时,由于周边社区、企业密集,就餐人数较多,许多人抱怨高峰期“排队太长”,影响用餐体验。
针对这些问题,街道多次走访花园坊、凯德虹口等园区楼宇,与企业、商家等共建单位探讨智能管理经验,最终决定安装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化备餐台,除展示菜品的价格外,菜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配比参数一览无遗。取托盘、选菜品、结算等一系列操作只需短短几秒钟,大大提高了效率。
菜品全程可溯源
除了每天不重样的菜品,花园社区食堂还将根据二十四节气推出“限定”菜品,结合寒暑假、六一等节日不定期推出儿童餐,通过不间断地“翻新花样”,满足多元化、全年龄段顾客的需求。
对于菜品的价格,大部分受访居民表示可以接受。当天的价目表显示:椒盐鸡柳15元、红烧划水16元、葱烤大排12元、地三鲜8元、小葱烧豆腐大份5元小份3元……
据介绍,食堂多年来一直坚持严控进货渠道,注重品质与健康。从食材到调味品,均由专车专人采购自大型超市知名品牌,确保菜品的新鲜口感;同时,采购过程均有记录,实现全程可溯源,安全有保障。
与此同时,以此次花园社区食堂的焕新开业为契机,花园街区党建联盟也向所有联盟成员单位和社区居民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花园社区食堂也积极倡导科学文化饮食,引导顾客按需点餐,并创新推出“小份菜”服务,顾客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大份或小份的菜量购买。
此外,针对特定人群需求,如糖尿病患者等,食堂后续也将提供“无糖餐”等个性化膳食。街道还向辖区内75周岁以上老人、劳模、三八红旗手等群众免费发放“就餐卡”,凭卡堂食可享受九折优惠。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